【编者按】近年来,我校紧紧围绕“二次创业”各项工作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优化学科结构,凝练学科发展方向,突出学科建设重点,创新学科组织模式,充分激发我校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,培养具备航天品质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,办学特色和水平不断提升,得到行业和社会广泛认可,在建设区域有鲜明特色、行业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道路上实现了新发展。今天出版的《中国教育报》对此进行了报到,现全文转载。
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内,亚新官方网站-亚新(中国)坐落在奇峰秀水之间。学校创建于1979年,被评为全国十大航空航天类院校之一。“要全力擦亮航空航天金字招牌,不断融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。”该校党委书记李幼平说。
“特区建设”提升办学内涵
今年5月,广西首家无人机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在桂林航院启动,该校成为广西无人机应用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“孵化器”。在服务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和广西经济建设发展中,该校坚持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,重点开展“学科专业特区”建设。飞行器制造工程、测控技术与仪器、飞行器动力工程、空中乘务等一大批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专业应运而生,得到业内和社会广泛肯定,毕业生供不应求。
作为广西仅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院校,学校是教育部 “承担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任务院校”、“国家减灾中心无人机生产基地遥感遥测人才培养中心”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“人才培养基地”。
学校还拥有广西高校无人机遥测重点实验室、机器人与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、北斗导航位置信息处理科研平台、航空航天文化研究中心、航空物流研究中心、广西低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地、飞行学院等多个航空航天特色自治区级高水平科研与应用创新基地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该校还将积极构建机械与汽车类、电子信息类、自动化与仪器类、能源与建筑类、航空航天类、航空旅游类、经济管理类等七个专业集群,广泛服务国家高端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汽车、新能源、旅游等支柱产业。
“以文化人”培育航天品质
“桂航学生具有鲜明的航天品质。”曾两次到访桂林航院的“中国飞天第一人”杨利伟将军对该校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肯定。为奖励成绩优异的桂林航院学子,杨利伟协调中国航天基金会,在该校设立了年额度为30万元的中国航天基金会奖学金,“希望桂航学子积极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。”杨利伟将军表示。
这样的品质是如何炼成的?一走进校园就能找到答案。学校以“航天精神铸魂,航天文化育人”为校园文化建设理念,接续实施“航天文化进校园”系列工程,探索出了一条利用行业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“航天路”。
在“航天梦”主题区,高耸的“长征”系列运载火箭模型和“天宫-神十”对接场景使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;航天博物馆里,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,激励师生铭记中国航天精神;讲述优秀校友故事的《筑梦蓝天》大学生思想政治读本受到师生热捧;丰富多彩的“航天日”活动,为青年学生补钙铸魂思想成人提供动力。
“二次创业”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
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,该校以破解发展问题为导向,积极推进“二次创业”。该校校长易忠说:“开展人才特区、航空航天科教园区和新校区建设,目的是加强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。”
作为应用技术大学(学院)联盟工程训练中心协作会理事单位,该校充分发挥“校企育人双主体”功能,形成了业界积极参与,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航天特色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。
近年来,该校产教融合的育人网络成效显著。与南通华夏飞机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、广西展卓通用航空、桂林通航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深入开展,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值持续保持在万元以上。
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,连续十三年荣获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,毕业生就业率达90%以上。
在即将开工建设的新校区,航空航天科教园区已规划成型。这里将成为广西航天技术民用化的科技服务基地,积极开展北斗卫星导航等航天技术在广西区内的民用化转化,形成面向东盟、国内一流的通用航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。
围绕学科专业集群,该校还订制了人才培养质量、特色学院建设、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、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建设、国际教育交流合作、机制创新等“六大工程”,为培养具备航天品质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,早日建成区域有鲜明特色、行业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新动力。